自从清代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起,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东山全岛百姓“共认关氏为宗,奉关帝为祖”,敬称关帝为“帝祖”。岛上铜陵关帝庙《公立关永茂碑记》记载了这段神人共契义结亲缘的历史传奇;至今东山县所有镇、村和社区,犹存“户户皆悬帝祖像,家家都是关帝庙”的奇特信俗。在这美丽神奇的东山岛上,现有一位关帝的“义孙”,他既是讨海出身的诗人作家,又是一位县处级领导,同时还是一位关帝文化学者,一位关帝圣像收藏家。人们很难将这四种人物形象统一到一个人身上,但他就是这样一位奇人,他就是被人们誉为“台湾海峡关帝文化传薪人”的刘小龙——

2006年参加洛阳关陵金秋大典

2011年6月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刘小龙担任主祭诵念关帝祭文

从讨海诗人到县政协副主席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小龙出生于东山岛上一个贫苦渔家, 1966年“文革”初期高小辍学后以讨小海为生,1974年入渔业捕捞大队当渔民,此起驾渔船耕风耘浪,于台湾海峡渔场上度过十二年的讨海捕捞生涯。
早在1973年,小龙即通过自学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此后陆续在《福建文学》、《诗刊》、《星星诗刊》、《十月》、《中国作家》和菲律宾《世界日报》等海内外几十家报刊发表3000余件作品,已由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新诗集、旧体诗词集、歌词集和散文集(含小说)计6部。1980年起至今连任福建作家协会二至六届理事(全委委员);1986年底出席全国青年文学创作代表大会;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被评选为“漳州市首届十大青年新星”。 年轻时的小龙即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讨海诗人和作家。
1985年,小龙因自学成才被招为国家干部,调到县文化部门工作。1988年任东山县文联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1994年起担任东山县政协副主席直至今。同时,他曾任福建省青联第六届常委、漳州市政协七至十二届委员(第九至十一届常委)、福建省政协八至十届委员。
小龙的家乡东山岛是“关帝文化从中原(河洛地区)走向台湾乃至世界的码头”。唐总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玉钤将军陈元光(闽台人民尊奉为“开漳圣王”)率领中原64姓子弟兵入闽平乱,创建并开发漳州,将关帝信仰文化传入闽南地区。嗣后,中原子弟兵将士的后裔次第入东山岛落户开居,关帝香火随之传入岛上建庙立祀。东山岛铜陵关帝庙为明朝开国元勋江夏侯周德兴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所建,其神灵声威著绩影响于东南沿海、闽台两岸及南洋海外。民族英雄戚继光入闽平倭、沈有容率师征台、黄道周(东山人,武英殿大学士)抗清殉国、郑成功屯兵复台、陈化成抗英入台等,都与铜陵关帝庙关帝圣灵结有忠义德缘。东山是大陆离台湾最近的海岛,又是东南沿海重要港口、海峡西岸军事要地,东山关帝庙香火因此不断延播到台湾各地,并延播到南洋海外。1996年,东山关帝庙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期以来,小龙倾情于关帝文化事业,他认为,关帝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儒家文化核心“大一统”、“致人伦”爱国爱民思想和“忠、勇、仁、义、礼、智、信”道德精神的集中体现。关帝崇拜至今已成为一种超国籍、超民族、超时代、超阶级和超信仰的价值趋同的文化现象。弘扬关帝文化,让关帝的文化道德精神代代薪传不断,是我们继承和光大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强国富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使命和责任。小龙说:“东山百姓自古共奉关帝为祖,我身为东山子民,从信俗礼义上说,自然就是关帝的后世裔孙。长沐帝祖德泽,常怀感恩之心。”因此,长期以来,小龙为弘扬关帝文化竭尽心力,做出很多奉献。

奔走海峡两岸为弘扬关帝文化鼓与呼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小龙作为一名党外县领导,一直参与筹办或主持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为节庆活动顺利成功举办与两岸关帝文化交流往来做了大量工作。2007年,他积极组建东山县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究交流促进会,筹办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论坛。2012年,他担任第二十一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庆典主祭,同时组织并主持东山关促会与海风出版社等单位举行《海峡关帝传奇》、《海峡关帝百像》首发式暨海峡两岸关帝文化座谈会。2013年继而协助筹办第二十二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工作并主持庆典开幕式。多年来,小龙接待过大陆、台湾及海外百余家关帝庙、几十家关帝文化社团和上万各界关帝信众、关氏宗亲到东山参加关帝文化节与朝圣谒祖活动;接待过上百批海内外媒体到东山采访关帝文化活动。  
小龙在县政协任职20年,利用政协协商议政的履职平台,先后在省、市、县政协会议上提出《做大做强东山关帝文化,进一步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加快关帝庙广场改扩建及其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山关帝文化》等提案,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以关帝文化为专题的调研视察活动,撰写了《加强东山关帝庙文化生态保护,打造海峡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强势品牌》调研文章和《关于海峡两岸关帝文化项目申遗可行性调研报告》等,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有力推动了关帝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节也越办越隆重,越办越红火,影响波及海内外。
2006年以来,小龙先后多次参加山西太原国际关公文化论坛、山西运城关公文化节、河南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世界关氏宗亲恳亲代表大会等重大活动,并在节庆和关帝文化论坛上做专题演讲。协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关公文化专业委员会拍摄《东山关帝庙》(上下集)于2007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播出。组织征集《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诗词选》编发于《东山岛文史》等刊物。主编出版《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论坛论文集》并在关公网全文刊载。2013年参与接待台湾金门县县长、议长率领金门23家关帝宫庙1200余信众到东山关帝庙朝圣,编辑图文纪实稿传载于关公网。2013年又编发《海峡关帝传奇》(31万字)电子稿由关公网连载……
小龙三进台湾寻访关帝庙,开展会香联谊活动。2009年,他随漳州市政协文化考察团赴台湾考察,先后拜访了台南祀典武庙、澎湖铜陵关帝庙、澎湖红毛城关帝庙、高雄文衡殿、台南山西宫、宜兰礁溪协天庙和台北行天宫等几十余家关帝宫庙,并携同仁到台南祀典武庙参加关帝圣诞祭典活动。2012年间,二度赴金门、澎湖参加第二届东山、金门、澎湖三岛论坛,活动期间拜访了两岛20余家关帝庙及其他宫庙,并在澎湖紫薇宫儒学讲堂做了《海峡两岸神缘关系与关帝文化渊源》的演讲。2013年再赴澎湖参加第三届东山、金门、澎湖三岛交流论坛并到台湾岛考察,与县领导和东山参访团全体人员参访拜谒澎湖铜山关帝庙,参加澎湖县东山同乡会揭牌仪式,并先后代表东山关促会向金门县东山同乡会(筹)和澎湖县东山同乡会赠送了“帝祖”(关帝)画像。

刘小龙率漳州同仁在台南祀典武廟参加关帝圣诞祭典之后与台南市长许添财等人合影

辛勤笔耕做海峡关帝文化传薪人

小龙在县政协一直主要分管文史资料工作。因此,他渐离文学创作而专心致志于文史资料的征集与研究,但公务之余依然辛勤笔耕,编撰和出版了许多海峡两岸地方历史文化尤其关公文化的专著,尤其在关公文化研究方面,小龙耗费了大量心血,著述颇丰。自2002年以来,已先后撰成出版《海峡神缘》(15万字)、《海峡圣灵-东山关帝庙志览》(24万字)、《海峡关帝百像》(近4万字和169幅图片)、《海峡关帝传奇》(31万字)等8部文史专著。《海峡圣灵-东山关帝庙志览》为东山关帝庙建成600余年来首部精心编撰正式出版的庙志文献。《海峡关帝百像》和《海峡关帝传奇》这两部专著一以摄影图片为主,一以史料故事文字,全景式、多角度地阐述海峡两岸关帝文化和东山关帝信俗的发轫生成、发展经过及其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展现了东山岛上“家家都是关帝庙”这一举世罕见的民俗文化奇观,同时反映了海峡两岸地缘同域、血缘同脉、文缘同根、商缘同源、法缘同本的密切关系。此外,他的中篇纪实散文《一座关帝祖庙的往事今事》刊载于我国大型文学丛刊北京《十月》杂志2009年5月号。另有《跨越海峡的“统一之神”》、《 以东山为发祥祖地的海峡关帝文化》、《海峡关帝文化与东山岛关帝信俗奇观》、《澎湖咸饼和金门贡糖与祖地东山的关帝缘》与《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盛节》、《缘系关帝,和谐两岸》、《关公佑助戚继光南澳平倭的传说》等20余篇学术论文和文稿发表于国际和海峡两岸文化论坛及各种报刊媒体。
十多年来,小龙共向海峡两岸及海外同胞赠送各种关帝文化书籍计一万余册。他谋划在未来几年内编撰出版一套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系列丛书,尽心尽力做一名海峡关帝文化的传薪人。2004年,小龙被聘为漳州师院闽台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07年被推选为东山县海峡两岸关帝文化研究交流促进会会长,2009年被聘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关公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关公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

倾心收藏筹建关帝圣像博物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龙喜欢上收藏,可他收藏的都是关帝圣像。在他的典藏室里,赫然摆放着许多各具神韵风采的关帝像。多年来,他坚持清淡俭朴过日子,却不惜倾囊付出,在家人和亲友的支持与帮助下,通过各种渠道搜罗了大小数百尊来自各个朝代,不同地域,不同材质,不同形态的关帝圣像。他有个心愿:与有识之士合作建一座关帝圣像博物馆,让关帝的神圣形象和关帝的文化道德精神永久传扬,并已做好陈列布展草案。这一义举深得海内外关帝文化界与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他相信关帝圣像博物馆一定会早日面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关帝信众。(撰稿/整理:关志杰)
附:刘小龙电子信箱:

2012年3月刘小龙和他典藏的部分关帝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