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让关公文化给力运城——老报人孟海生与关公文化的渊源》

来源:运城新闻网 2012年02月08日

记者:张建群

 

提起关公文化,我们不能不说到一个人。他就是《运城日报》原文教部主任、1947年生于盐湖区解州镇社东村的关公故里人孟海生先生。

多年中,孟先生情系关公文化,可以说,关公文化这一概念的发端、发展、完善,孟先生不仅参与了、见证了,而且功不可没。

关公文化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她从被提出到发展到今天,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孟海生先生与关公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其间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2月2日,农历正月十一,记者采访了孟海生先生。

作为关公故里、大运之城的运城,关公文化无疑是河东文化苑中的一朵奇葩。去年,关公信俗被推荐至世界教科文组织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今年前不久,运城市委书记白云在解州关帝庙景区调研时指出,要以全新的思路做一篇关公文化的大文章,让关公文化成为运城一张响亮的名片,成为运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城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关公文化重任在肩。

作为报界前辈,孟老师已离职十余年,十余年中,他一直在关公文化研究的路上辛勤跋涉、奋进。刚见到记者,他便拿出一本他新近编著的文史书籍——《风后》。在这本书中,他不仅试图厘清风后身上的诸多元素,而且在风后与关公文化、与解州古镇的商业文化、医药文化史间找到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治学之精进令人感佩。

多年中,孟海生披阅多种史料,不断丰富、拓展着关公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相继出版了关公文化系列书籍,为关公文化的发扬光大默默奉献着力量。

 

从小就对关公心怀敬畏,19岁时见证关帝庙幸运免祸

 

孟海生的出生地社东村是距离解州关帝庙仅1.5公里的一个村庄。因着这种机缘,从小他就听父母长辈讲了许多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说故事。有些故事甚至还是父母长辈们亲历亲见的。因而,每每与长辈去关帝庙上香叩拜时,看着威严的关老爷像,孟海生心中就会升腾起一种强烈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在他心中根深蒂固,当“文革”狂飙袭向解州古镇和关帝庙时,19岁的孟海生挺身而出。

1966年,“文革”伊始,“破四旧”的口号喊得比任何时候都响亮,红卫兵的斗志昂扬到了近乎疯狂。那天,解州中学的红卫兵们摩拳擦掌,手持铁锨、镢头等,要冲进解州关帝庙“破四旧”。眼看那些自己童年时代无比敬畏的神像就要毁于一旦。孟海生站了出来,他高呼,关帝庙不能砸。

时任运城县委副书记的南曲一直牵挂着解州关帝庙,默默地关注着红卫兵的动向。得知情况后,他立即派人叫来了呼吁保护关帝庙的孟海生,并对他面授机宜:先组织学生们上街游行,离开关帝庙,上街释放情绪,减少对关帝庙的压力。接着,他让孟海生以红卫兵的身份,把学生们要砸关帝庙的情况向太原、北京等上级部门反映。

19岁的孟海生立即落实了南曲的意见,先组织学生上街游行,再向上级发出了汇报电报。

三天后,中共中央国务院等发出正式文件,明确要求要保护文物古迹。

有了上边的命令,学生们一下子冷静了下来,转而站岗保护关帝庙。关帝庙躲过了一场浩劫,得以在今天能给世人一副珍贵的、穿越历史风云的面孔。

多年以后,孟海生作为文化学者赴台湾交流时,讲到这一情节,台下哭声一片。孟海生感慨地说,是幼年时从父母、从民间受到的影响给了他保护关帝庙的勇气,是南曲副书记的智慧保护了关帝庙,说到底是关公文化深入人心的影响力保护了关帝庙。

 

大学时因故被送学习班,出来后转向历史文化研究

 

那年,孟海生以优秀的成绩进入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在学校里,孟海生依然是一名活跃分子,担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的他,创作了政治色彩浓烈的电影剧本,没有想到因内容敏感,被送进学习班长达500多天。一年多的学习磨炼了孟海生,也教育了孟海生,从学习班出来后,他决心远离政治,转向对历史文化的研究。

因着出生于关公故里解州,因着对关公文化、对民间关公信仰的耳濡目染,加之他自己也想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关公文化。孟海生将自己的创作激情、学习热情悉数交给了关公文化。尽管那时候,还没有关公文化这种提法。他只是依着一种始自幼年的吸引,开始了对关公故事、传说、信仰的研究。

那时候,他便知道,全国有30余万座关帝庙。仅山西省就有3.2万座。数以万计的人们将关公视为护佑自己人生的神祇,将忠义仁勇、诚信精神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人们在这种精神信仰下安顿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谐了自己的生活与身心。

在阅读大量史料之后,孟海生对关公在中国一千多年间的存续与兴盛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他震惊于关公信仰在民间无与伦比的力量,震惊于关公信仰带给社会的秩序与道德,遂开始了勤奋的思考与写作,为关公文化研究做好了准备。

 

1991年刊出关公文化研究长文,与关公文化结下不解之缘

 

工作单位从教育部门调至报社后,孟海生一直在他心仪的关公文化研究中徜徉。但那时,人们对关公文化的提法并不完全认可。有人说,什么关公文化,关公就没有文化。然而,孟海生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思考,条分缕析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说,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关公信仰在中国存续了1700多年。这期间,因着关公,官方和民间共同缔造了庙宇文化——建筑、雕刻、楹联、雕塑、绘画等等内涵丰富,不一而足;缔造了祭祀文化,程式规整而严密的祭祀仪式令人顿生神圣之感;缔造了庙会文化和戏曲文化——物质和文化的交流,戏曲与杂剧的展演;缔造了商神文化,关公因他的忠义而被社会方面面的人群当作求平安、求财、求学、求进的神祇。当然最根本的还是理念文化——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待事以忠,待人以仁,以义取利,以勇精进,这种精神如今已然成为民族精神和大义,成为社会发展与和谐的根本。

1991年7月27日,在《运城报》(今《运城日报》)时任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孟海生集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文化长文——《对关公文化的思考》在《运城报》以近一个整版的篇幅刊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为关公故里人,作为关公文化的发祥地,在《运城报》的倡导与呼吁下,人们忽然看到了关公及他所承载的文化的巨大力量。

此后,尽管还有着方方面面的不同声音,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认可了关公文化这一提法。重要的是,原运城地委行署举办的名产名吃物资交流会,也改为关公文化暨发展经济交流会,此后又进而改为关公文化艺术节、国际关公文化艺术节等,在关公文化的大旗之下,经济唱开了大戏。

作为原民进运城市委副主委、运城市政协常委,孟海生以提案的方式呼吁叫响关公文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与回应。此后,他作为关公文化研究学者赴台湾等地交流,受到了海外关公信众的欢迎。多年中,孟海生披阅多种史料,不断丰富、拓展着关公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相继出版了关公文化系列书籍,为关公文化的发扬光大默默奉献着。

如今,关公文化已然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字眼,解州关帝庙也成为海内外关公信众心中的圣地。而运城因为拥有全国最大的武庙——解州关帝庙和全世界唯一的关帝家庙,也早已沐浴关公文化的春风,叫响了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的美名。

“要让关公文化成为运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运城市委领导的心声,也是孟海生老师和许许多多关乡儿女共同的梦。诚信精神、忠义仁勇精神必将在关公故里,在世界华人圈内影响更多人的人生。(本文配图:关志杰)

相关链接:

2011年2月18日运城民进网:在“破四旧”岁月解州关帝庙安然无恙

孟海生关公文集:

把关公文化做大做强

关羽生平二三事考略

荆州得失问题须还关羽历史公道

东山:关公文化走向世界的码头

再议“关公文化”